241471189_311123777450880_5273423285231838694_n

老天瞎了眼,天災人禍怎麼找上人?上蒼還有天理嗎?創傷的傷口,不只拉開了人與自己、世界、他人的距離,是否也拉開了人與老天爺之間的距離?原本靈性應該發揮的功能失效 (意義追尋、得到安慰、生命的轉化與成長 ),僅剩下靈性掙扎、憂鬱疲憊、焦慮愁苦、缺乏意義、感到失控卻又吶喊不出聲音…。可能我們的靈性受傷了。

佛洛伊德也憤怒

佛洛伊德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背景,他的一生遭遇許多創傷: 3歲保母離世、成長於維也納反猶大主義下而長期受到種族歧視與逼迫、晚年又因上顎癌纏身16年病痛進出病房30多次多次大出血、老年時期痛失愛女與愛孫、喪偶、長年焦慮與慢性憂鬱、82歲他創立的協會瓦解, 印刷廠被佔領, 自身的著作被沒收…愁苦之下的他也怪罪上帝

  • 「我…對神沒有絲毫的畏懼,假如有一天我遇見祂,我能數落祂的不是之處,絕對比他能數落我的還多」
  • 「…宗教向來宣稱,只要遵行某些道德規範,就能得到庇護和快樂…事實顯示,這些承諾不值得信賴。看來宇宙中並沒有一位全能者,能像父母般地呵護我們,為我們謀福祉,以求凡事圓滿…當地震、海嘯、大火無情地吞噬生命時,其對象無分善人、惡人、更不分信徒與非信徒」
  • 「魔鬼是為神脫罪的最佳工具…」

    佛洛伊德若是真無神論者,他在生誰的氣? 在我看來,佛洛伊德生上帝的氣,他的靈性受傷了。而他宗教上遭遇的創傷也可能是每個人都可能遭遇的。

創傷是動搖信仰?抑或激發靈性?靈性的功能何在?

創傷對人造成的影響

  • 違反了最基本的需要:安全/生存、愛與歸屬、自尊、自我實現、美麗與藝術、自我實現(靈性)
  • 自責(羞愧與罪惡)
  • 破碎的假設(對自己自卑/保護、對世界憤世忌俗、對他人懷疑)
  • 情緒紊亂(焦慮、憂鬱、敵意、哀傷)
  • 成癮性
  • 強迫性行為來緩解痛苦
  • 身體抱怨與慢性疼痛
  • 過度代償(固著於成功、成就、健康)而忽略傷口癒合
  • 死亡焦慮
  • 強迫性重複(熟悉、預期、控制)而逃避原始創傷
  • 自傷行為、進食障礙、賭博、性、購物、賣淫、自殺
  • 感情表達不能
  • 人格扭轉(反社會、邊緣性、自戀性、身份解離)
  • 不敢去感受
  • 狹小、偏差的世界觀
  • 自我的墜落
  • 制度面(法律體系、社政)、系統面(家庭、學校)、個人面(身體、發展受影響)的不信任與隔絕

宗教與靈性的心理意義與效果

  • 滿足了基本的需要:安全/生存、愛與歸屬、自尊、自我實現、美麗與藝術、自我實現(靈性)
  • 提高自尊(高自尊與靈性的形象有關)、靈性資源
  • 比較大格局的意義和目的
  • 寬恕與和諧來得到內心的平靜
  • 克服孤獨感
  • 永恆的看法而能化解差那間的壓力
  • 減緩死亡的焦慮
  • 以平靜而交託順服的信,面對失控的情形,跟上帝分享控制感
  • 減少敵意(仁慈、寬恕、憐憫、利他、轉移注意力)
  • 宗教團體提供靈性的提升
  • 社會支持
  • 宗教會促進家庭的團結,間接增加高壓下的緩衝與支持
  • 固定宗教儀式提升靈性
  • 活出「新我」
  • 體驗受苦的情緒重建意義
  • 不停滯過去而有智慧的人生觀
  • 靈性提升

靈性衝突、掙扎、懷疑、糾結

  • 靈性衝突、掙扎、懷疑、糾結
    Pargament研究團隊(1988, 1990, 1992, 1995, 1997, 1998, 2000, 2001, 2005, 2007 –)、Griffith與Griffith夫婦 (2002)
    • 靈性發展與生命週期的交互影響
    • 靈性網絡與支持:教會群體有其重要影響
    • 靈性傾向、活動、追求、經驗、處境、靈性中的自我觀感
    • 靈性的因應之道、問題解決的方法
      • 正向:有益恢復靈性生活與個人身心健康
        • 靈性儀式:禱告、宗教團體活動、祭禮、閱讀經典、懺悔與告解
        • 得到靈性力量:希望、信任、恩典、感恩活著、看擁有的而不看失去的、相信活著必定有意義、更確信自己的靈性價值、找到生命目標與使命
        • 實踐「饒恕」:接納、承認自己的有限、不再追問「為什麼」、放過自己當無解時、停止負面反芻思考
        • 宗教活動:做好行為、志工參與與投入、靈性冥想與醫治
        • 尋求宗教支持:儀式、永生公義的寄託、認為反而透過創傷將大家凝聚在一起、宗教電視與電台
        • 建構意義:神在叫醒沉睡的人、把握機會做出貢獻(幸好是我來承擔)、列出感恩的人、重整生命的優先次序、得以經歷創傷以過來人傳授其實是老天看得起、患難中還是有恩典
      • 負向:阻礙恢復
        • 向神爭吵與嘔氣:討價還價、質問神為什麼?尋求神蹟來改變卻失望,認為「神無能」
        • 躲避、排斥、斷絕靈性關係、自我封閉:離家出走,破壞了原本親密的靈性關係,認為「神受侷限」
        • 認為神在處罰人類的罪,認為「神無情」

創傷經驗本身可以視為一種靈性經驗嗎?可以一起處理改善嗎?

曾在書本中看過以三個比喻來形容靈性創傷後的成長,分別是水流撞擊石頭、移民、石頭抵擋不了大樹生長。
水流撞到礁石卻又會自己找到出路,即便過程不易,但似乎生命彷彿水流一般,至終都一直往前走,無法倒流。這些靈性的過程沒有冤枉路。
經歷創傷彷彿移民一般,重建新生活,從舊的搬到新的地方勢必要一段適應與磨合的過程。
石頭永遠抵擋不了大樹的成長,樹根中就有生命力地向下扎根,而這生命力不只是自己的力量,也許也有來自上蒼的力量,不妨騰出一個心靈空間給上帝一些出手的機會。

  • 認識神卻不認識人的悲哀,會導致驕傲。認識人的悲哀卻不認識神,會導致絕望。認識耶穌基督是中道,因為在祂裡面,我們既找到神,也發現自己的悲哀。—— Blaise Pascal
  • 只學創傷治療:每個人、每段關係、每個家庭有自己以血、汗、淚「磨」出的智慧,披荊斬棘後在生命歲用中「殺」出一條路,得以運轉與依循,他們怎麼過日子,自有平衡之道,旁人不容置喙,也許他正用這種方式來生存,諮商員謙卑欣賞、為他們打氣、給予多一條參考便是,人們自有力量療癒。
  • 整合了靈性眼光與創傷治療:人不只是動物,有生命意義的追尋、價值觀地探尋,人心的安頓需要認識造物主。往內尋求上帝創造的形象將也瞥見造物者對人的慈愛。

在〈靈性創傷–人對上蒼的埋怨與怒吼〉中有 2 則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